通过前文的介绍,我们不难发现低空经济虽然是一片蓝海,但深浅不一。
2020年,民航局公布了首批13个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,其中既涵盖了北京、上海等具有研发、制造绝对优势的大城市,也不乏提前布局通用航空产业的中小城市。
例如,千年盐都自贡,自2013年与中航工业集团签订川南通用航空产业项目后,便进军通用航空领域,并发展成为西南地区中型、大型无人机的生产、测试、验证中心。
如今,自贡已拥有四川省面积最大、高度最高的川协5号无人机试飞空域(面积1.1万平方公里、高度1.3万米以下)。
今年5月,每日经济新闻·城市进化论与火石创造联合发布的《城市低空经济链接力指数报告》显示,入选低空经济链接力指数30城的城市,70%集中在环渤海、长三角、珠三角、成渝区域,以及具有通用航空制造、新能源车制造优势的城市。
雪上加霜的是,这些低空经济强市还在加速争夺相关资源。
像无人机之都深圳,在无人机制造、货运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,但为了弥补在eVTOL(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)领域的不足,深圳不惜砸钱补齐短板——eVTOL企业落户最高奖励2000万元,通过民航局适航认证奖励1500万元,开通eVTOL商业航线奖励100万元。
美团在深圳开展无人机配送业务。截至今年3月,全国订单总量已超过25万单。 图源:深圳新闻网
此外,今年2月深圳至珠海的20分钟跨海航程,展现出了深圳超强的跨部门协调、肯承担风险的资源调动能力和行动力。如今,德国的Lilium(亚太总部)、广州的亿航(研发、交付、维修中心)、上海的峰飞(解决方案中心)3家eVTOL头部企业入驻深圳。
对于众多不具备先发优势的城市来说,与其盲目追求补齐产业链,不如深挖自身优势和特色,成为低空经济长产业链中的专精特新,这样或许更为有效。
eVTOL的发展正处于起步期,除了制造环节外,更缺乏的是应用场景。出于城市飞行安全的考虑,短期内,航线沿途空旷、有实际需求的文旅领域,将成为eVTOL在城市内的主要应用场景。
例如,亿航在获得eVTOL生产许可后,便收到了来自西域旅游(未来五年采购至少120辆)、无锡市政府(100架意向采购订单)、西山文旅(今年50架,未来2年内额外采购450架)等采购订单,主要应用于旅游观光。
然而,随着更多eVTOL企业产品进入市场,eVTOL将成为各地文旅的标配,无论是对大众的吸引力,还是对城市低空经济的带动,将逐渐减弱。
为了在低空经济中脱颖而出,一些城市开始尝试以空中观光为切入点,结合自身特色,融入低空产业。
今年2月,山西左权县联合亿航进行eVTOL低空旅游试飞,推动当地红色研学的发展。左权县并没有只停留在低空旅游层面,而是凭借自身地处太行山脉,地形复杂、冬季寒冷的地理环境特点,成为亿航测试产品冬季性能的区域。
4月份,作为北方国际写生基地(覆盖3个乡镇18个行政村)的左权县,与顺风旗下的丰翼科技合作,在各写生驿站间实施无人机空中送餐,写生驿站14公里半径内,实现15分钟内配送。
同时,丰翼无人机完成在复杂地貌环境下,厘米级起降精准度的测试改进。通过自身特色场景,革命老区左权县进入低空经济领域。
古都安阳自20世纪开始发展航空运动,2009年安阳举办首届国际滑翔伞世界杯热身赛事(现已发展为安阳航空运动文化旅游节),连续的低空运动赛事,安阳有了“中国航空运动之都”称号。
安阳航空文化旅游节 图源:安阳市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
2022年,安阳以低空运动的开放空域为基础,与中国联通合作,建成全国首个5G泛在低空飞行测试基地,5G信号覆盖高度在3000米,能满足无人机超视距(超出遥控、无线电通信距离)、视频传输、低空目标管控等测控需求。
安阳已集聚了近60家低空制造企业,河南省重点实验室——蓝天实验室于今年2月,在安阳正式揭牌成立(无人机及通航领域关键技术研究为主)。
低空经济,离不开通用航空打下的基础,拥有通用机场的城市更是跃跃欲试。
目前,我国已建成通用机场453个,但绝大多数机场使用效率偏低,甚至一些通用机场出现被航空公司讨要支线补助的问题。作为航空大国的美国,有5000多座通用机场,很多机场也存在使用效率偏低,运营资金不足的问题,特别是在那些小城市。
21世纪初期,美国对无人机管理非常严格,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(FAA)一度下令禁止无人机用于商业用途。2014年,《2012年FAA现代化与改革法案》在美国正式生效,无人机适航进入宽松期,这让一众通用机场看到了发展新业务的机会。
只是,当大家都这么想,且有同样的航空基础设施时,就看谁能出奇招了。
《2012年FAA现代化与改革法案》中,规划了 6 座官方无人机系统试验场(UAS),2016年,这个数字变为7个。
第7个试验场,是由两个小城市边吆喝、边实施,联手创造出来的——纽约州无人驾驶飞机系统试验场(NYUASTS)。该试验场位于纽约州中北部的雪城(Syracuse)与罗马(Rome)的通用机场之间,全长80公里(面积约630平方公里)。
美国7座官方无人机系统试验场分布示意 图源:FAA
起初,两座小城只是众多竞争者中的一个,但无论区位,还是地理、地貌、资源既没特色,更不突出。于是,两个城市决定联手,喊出打造美国首条城市间无人机测试走廊的口号。
两地针对无人机远途飞行中的超视距问题,提出了Local BVLOS概念,即通过本地化的通信网络基建和开放场景,解决无人机一系列超视距问题。口号、概念虽然喊出来了,但两城并没有足够资金实施。
Local BVLOS概念 图源:NY UAS Test Site
为了抢进度,两地先将通用机场的控制塔,及两地间航空雷达向无人机企业开放使用,并且城区、郊区、公路、桥梁、河流湖泊、农田……全域低空开放,不超过136公斤重的无人机,可进行巡查、货运、消防、救援、农保等测试。
测试区的运营,由非盈利机构NUAIR负责,该机构与无人机加速器GENIUS NY合作,在区域内举办无人机创新竞赛,吸引大量无人机企业来到这里。
随着试验场的成功运转,纽约州投资了3500万美元用于建设无人机通信设施,包括专门用于小型飞行器的雷达。2022年,试验场与通信公司Aveop合作,开始建设5G网络,与低轨卫星一起构成低时延、高稳定性的通讯链路网,其通信设施优势远超其他6个试验场。
试验场内,为消防无人机搭建的测试场景 图源:FAA
无人机测试虽然看起来很风光,但并不能为城市带来太多的财政收入与就业岗位,也不能让两城能深度融入低空经济。
随着全球eVTOL热潮来临,以及美国eVTOL商业化进入倒计时,机会又来了。NUAIR联合加拿大魁北克地区,又喊出了打造第一个国际先进空中交通(AAM)走廊的口号。
纽约州UAS试验场则针对eVTOL缺乏城市内的实验、应用场景的需求,利用闲置机库,改造出7.5万平方米的SkyDome验证测试中心,通过模拟各类城市环境和应用物联网技术,加速飞行器的开发与设计。
机库改造的SkyDome验证测试中心 图源:NY UAS Test Site
此外,试验场还与空军、格里菲斯研究所、纽约州立大学合作,建设了Innovare Advancement Center实验室,专注于人工智能、网络安全、量子计算等领域的研究,大大增强了无人机的创新力。
纽约州UAS试验场,已发展成为商业无人机研发、设计、测试为一体的低空产业聚集区。
试验场建立的无人机控制中心 图源:NY UAS Test Site
虽说,eVTOL发展还处于起步期,作为城市发展研究者,我们更为关心城市一旦实现漫天飞的,目前的运转系统能应对吗?或者说,城市的二维管理系统,适用于飞的三维时代的运行吗?
美国很多城市,已经开始思考即将面对的挑战,希望通过先立后破的策略,提前做好应对准备。